北京奧運會開幕了,隨著中國金牌數量的增加,我們的心被賽場上越來越多的場面所感動著,此時此刻,回想起那些贊助奧運會的“巨人”們,他們又在消費者心中激起了多少波瀾呢?而作為沒有實力贊助奧運的企業,又該如何在后奧運營銷中分得一杯羹呢?
后奧運營銷,很多企業通常的做法是獎勵金牌獲獎者,希望借助冠軍的力量來達到宣傳的目的,但這種做法就奧運金牌得主一樣,中國第一枚金牌得主大家都知道是女子舉重48公斤級冠軍陳燮霞,但后面還有好幾十塊金牌得主你能全說出他們的名字和獲獎項目嗎?
其實,無論是奧運營銷還是后奧運營銷,不走尋常路才是營銷成功的關鍵,不然,千軍萬馬都去擠一根獨木橋,奧運營銷的力量再大也會因為參與者的過多而被嚴重弱化,這也是今年為什么有些企業花了大價錢而未獲得實際好處的主要原因——和金牌現象一樣,今年的奧運贊助商有哪些,奧運合作伙伴又有哪些?消費者能夠全部知道嗎?
消費者為什么不知道呢?因為同樣口號的企業太多,所以就懶得去記,也懶得去產生崇敬之心了。而與此相反的是,一些贊助其它影響力不如奧運的企業卻獲得了成功,如蒙牛搭乘神五助品牌騰飛、借力超女發展等等,這些事件的影響力應該不如奧運會,但因為分蛋糕的人太少而讓消費者聚焦于贊助單位,從而獲得企業認知度的大幅提升。
因此,對于想延奧運之勢、在后奧運營銷中脫穎而出的企業來說,如何在撬動點與推廣口號上與其它企業形成明顯差別,則是企業借力后奧運營銷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思路已經明確,后奧運營銷的具體操作又該如何進行呢?
一、正面延勢,奧運的下一站天后
跳水天后郭晶晶09年即將退役,姚明很有可能不再參賽下一屆中國男籃的奧運征程,劉翔的黃金戰靴沒有發揮用場,國足的國豬式發展實在叫人欲哭無淚,老將即將帶著他們的光環悄然退役,中國體育的下一站天后急需發掘。這個時候企業投入巨資為祖國尋找體育的明日之星,吹響《奧運下一站天后集結號》,不但會得到廣大愛國民眾的支持,同時也會因為圓夢效應與比賽娛樂效應的存在而吸引明日之星的參與,企業策劃并開展這樣的營銷活動即使比不上奧運會的關注程度但也不會亞于當年超女所帶來的影響。如果企業也能像蒙牛與湖南衛視一樣與媒體達成合作,這種效果可能比贊助奧運會還更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和尊敬。
二、勝利反思,失敗也讓人難以忘懷
破局營銷的正常做法就是唱反調,在整個行業的歌舞升平中突然間冒出很不協調的聲音,直接行業的缺陷狠狠的打擊行業中各企業的軟肋,不但引起民眾的高度關注,也能很快激發行業其它企業的恐慌和口水討伐,最后在漫山遍野的口水戰過后,唱反調的企業終于在行業的困局中脫穎而出,成了最大利益的獲得者,金威、五谷道場均靠這種手法而在當年的市場占有了一席之地。
同樣,后奧運營銷也可以用破局的營銷方法,在全國人民洋溢于奧運勝利的喜慶之時、在不少企業為奧運冠軍增加獎勵之時、在不少媒體訪談奧運冠軍背后的故事之時,突然間一股不協調的聲音冒了出來,在報刊及各大網絡上發起很不友好的沖擊——《勝利之后——XX杯奧運十大反思征文》,相信很多消費者會因為你的唱反調而與你結成認知同盟,這比沖擊行業缺陷打口水戰的效果還要來得快來得好,因為沖擊行業始終脫離不了炒作的印象,而反思奧運則會因為所在的高度而增加民眾的認同,其中由不協調的聲音到和諧的認識過程就是企業受益的過程。
三、側面搞笑,奧運營銷的另類做法
前面兩種思路是以正出以奇勝的思路,有實力的企業用起來那絕對是“杠杠的”,而實力不夠的企業用這套方案會因為本身推廣費用的限制而使營銷效果大打折扣。對于不能正面宏大出擊,也不能從反面發動進攻的企業來說,搞點另類的奧運營銷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經常看港臺搞笑節目的人會發現,其實搞笑的關鍵就在于在正常的流程中不按常理出牌,從而形成某種反差而獲得觀眾的眼球——看多了經典的電視劇,偶爾吃點野菜,那種感覺還是不錯的。后奧運營銷也是如此,在正常的奧運氛圍中不按常理出牌,整點搞笑版的后奧運營銷,雖然沒有經典版那么大的影響力,但至少也可以拉動一下觀眾的眼球。如搞一些“奧運對對碰”的營銷活動、XX杯發泄賽、收集整理奧運十大惡搞等,都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四、延勢銷售,將奧運變成現金母牛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他們最關注的并不是借勢傳播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而是想借著奧運的力量來獲得現金母牛,這種想法當然沒有錯,但作為非奧運的合作伙伴與贊助單位,又該如何來實現這一夢想呢?
在抗震救災期間,很多企業借捐款捐物之名進行宣傳,但有效的并不多,而筆者幫朋友策劃的一個小活動卻借抗震救災實現了現金母牛的夢想(申明一下,本人贊成損款行為,同時在外出差時用手機捐款捐到停機,這里只是闡明策劃的技巧,沒有攻擊捐款的意思),這個策劃就是“你捐款我出錢,讓愛心少一點負擔!”的主題促銷活動:憑正式捐款(物)收據,即日起到本店購買雙能太陽能的顧客,在一定金額內顧客捐了多少就返還多少現金。這個活動推出后,在當地取得了不錯的反響,也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現在,延勢奧運變成現金母牛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操作,通過開展“你看奧運我出錢,讓你的錢袋少受傷!”的主題促銷活動,來吸引那些到鳥巢看奧運的消費者將已經用過的門票變成購物的沖動。同時也可以聯手合作伙伴,開展“同城尋找奧運產品”的營銷及促銷活動,以此來增加消費者的信任度并獲得購買的優惠,而對于企業來說,既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又借力聯盟促銷將商品變成了現金,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