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年報》報道,根據去年統計的數據,上海目前的地下空間利用面積已達到6000萬平方米。在近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上海市民防學會、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上海市城市科學研究會、上海市建筑學會以及世博央企總部建設指揮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7第五屆中國(上海)地下空間開發大會上,記者獲悉,上海目前軌道交通地下空間已形成了將近500萬平方米,結合軌道交通發展契機,上海將進一步鼓勵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
同濟大學副校長、教授顧祥林表示,對上海這樣人口密度大、用地緊張、有不少歷史建筑的城市來講,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是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增強地下空間之間以及地下空間與地面建筑之間有機聯系、促進地下空間與城市整體同步發展、緩解城市土地資源緊張的必要措施。比如外灘改造,就是通過地下空間開發重塑歷史風貌、重現外灘歷史的過程。
據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顧偉華透露,上海和北京目前的地下空間的利用面積達到了6000萬平方米,每年新增面積也超過300多萬平方米,四通八達的地鐵、地下停車庫,為市民交通出行提供了便利。特別是軌道交通站點,結合周邊綜合開發,將站點和周邊區域連通,賦予站點更多城市服務功能,已經成為地下空間開發新內容,地下空間人文環境也成為一個新的發展熱點。
上海申通集團總工程師劉純潔介紹,上海目前軌道交通已有15條線路在運營,長度617公里,367座車站,軌道交通地下空間目前已經形成了將近500萬平方米,在建軌道交通地下空間總面積200萬平方米,長度174公里。“軌道交通作為公交的骨干作用逐步顯現,地鐵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超過50%,下一步這個數字可能還會高。”
但從地下空間的規劃方面來看,仍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區域地下空間統籌不是很夠,比如陸家嘴的地下連廊最開始就沒有做規劃,現在發展了,又需要把這些地方連起來,只能先做個空中連廊。地鐵站點跟周邊空間的連通建設不同步,像漕溪路的公交樞紐跟上海體育館地鐵的連通已經建成了,但從地鐵和公交樞紐的過渡需要三上兩下,非常不合理。”他表示。
利用地鐵發展可以有效整合地下空間
“城市地下空間整合發展的意義,就在于集成化、規模化,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通過地下空間互通互聯,連成一片,提升空間品質,包括地下空間地面化,可以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緩解城市擁擠和交通問題。”同濟大學軌道交通與地下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賈堅認為,既有地下空間怎么互通互連,如何利用地鐵發展的契機把地下空間整合起來,這都應該是“十三五”規劃期間上海地下空間發展的主要方面。
他舉了個例子,上海有些城市道路非常繁華,同時也非常擁擠,有建成的地鐵線路,同時樓宇的地下空間面積非常大,設施非常好,但物業曲線沒有連通。“比如從大中里到張園、梅龍鎮、中新泰富、恒隆廣場、上海商城,每個樓下面都有三四層的地下空間,但都沒有串通。如果用非開挖技術把地下空間花小代價連通,這樣就相當于再造第二條南京路。而且在這個地區,現在有三條地鐵,有2號線、12號線、13號線,還有正在建設的14號線。連通以后,大概3公里長、4條地鐵線,20個地下空間,可以串起來,對人們出行會帶來非常大的便利。”
據悉,目前上海已經有一些地鐵地塊開始進行整合開發,以公共交通引導城市發展。比如國金中心的建設中就放入了14號線,同時跟2號線連通進行換乘,也預留了跟上海中心的連通;大中里石門路開發將13號線、2號線跟綜合體開發融合為一體,從站廳可以進入商業廣場,同時實現三線換乘;虹口區四川路項目中,10號線跟4號線換乘,在換乘地塊里,兩條線運營狀態下,整合開發一個高層商業體,同時地下空間進行10萬平米的深度開發。這個項目現在已經落成,既保護了地鐵,同時讓地鐵換乘、通行更便利。
將進一步鼓勵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
在地下空間建設中,上海還在進行智能化信息化的實踐和探索。據上海世博發展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張鵬飛介紹,在央企世博總部,地下45萬平方米,就是大連通的一個地下空間。“上海灘上這么大的地下空間、這么多業主,我們是第一個。我們基坑總面積達到13.9萬平方米,總部大廈的地下空間非常復雜,有兩個站。建設中就采用了地下空間的BIM技術進行指導。”而作為綠色低碳智慧園區,一百多萬建筑體量的建筑,28棟樓,84.27%達到了綠色三星。張鵬飛表示,地下空間也是綠色的、智慧的,尤其是能源中心,放在地下,解決了很多人防、消防問題。
論壇上,上海市住房與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鄧建平也表示,從上海特大型城市特點來看,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不僅是上海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而且對構筑完善城市安全防護體系、建設資源友好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他表示,“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優化完善城鄉空間格局,加強空間開發利用規劃引導,以公共活動中心等區域為重點,強化地上地下開發聯動,形成功能適宜、布局合理的地下空間總體結構,積極推進地下空間有效利用。這為上海地下空間開發建設提供了很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上海市將進一步鼓勵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繼續全面實施經營性地下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制度,引導綜合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場站及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建立符合上海發展實際的軌道交通場站及周邊地區綜合開發利用模式。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