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公布的《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了解到,深圳鐵路客運樞紐將形成“三主三輔”布局,新建的西麗站成為和深圳站、深圳北站并列的特大型樞紐,另外,新建光明城站、前海灣站;在航空方面,惠州機場將服務深圳東部地區,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十三五”軌道建設約530公里
在總體定位方面,《規劃》提出,強化深圳等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鞏固深圳世界級集裝箱樞紐港優勢,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和國家綜合鐵路樞紐,完善立足珠三角、聯系香港、面向全球的樞紐服務能力。
在廣東省綜合運輸通道“三橫四縱”中,有“一橫”和“兩縱”經過深圳,包括沿海主通道(廈門—粵東—珠三角—粵西—北海/海口)、京廣主通道(長沙—韶關—清遠—珠三角—香港/澳門)和京九主通道(贛州—河源—珠三角—香港)。如何打造綜合運輸通道?《規劃》提到,重點推進深圳至茂名鐵路、贛州至深圳客運專線,以及武深高速仁化至博羅段、深中通道等公路工程。
在市內軌道方面,《規劃》中提出,進一步加密廣州、深圳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完善線網與主要交通樞紐便捷銜接,發揮城市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作用,到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占公交系統出行量比重達55%,“十三五”期間深圳軌道建設里程約530公里,到2020年新增運營里程240公里,總里程達419公里。
穗莞深城際鐵路將與深圳機場銜接
《規劃》提出,加快深圳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強化區域航空樞紐功能,積極發展面向東南亞及歐美地區的國際航空客貨運輸網絡。加快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深化珠三角機場運營合作,不斷提高珠三角機場整體運行效率和服務品質。
對于深圳寶安機場則提出進行擴建,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強化區域航空樞紐機場功能。增加國際航班航線航點數量,積極發展面向東南亞及歐美地區的國際航空客貨運輸網絡。到2020年,機場旅客吞吐能力達4500萬人次/年。另外,《規劃》還提到,積極推進將高速鐵路、城際(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引入機場,做好穗莞深城際鐵路和深茂鐵路與深圳機場銜接。此外,將遷建深圳南頭直升機場。
對于此前傳聞的“深圳第二機場”,《規劃》明確稱,惠州機場將建設干線機場,主要服務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東部地區,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
西麗站從輔站升格為主要客站
深圳將打造集國鐵干線、城際鐵路、城市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世界級鐵路樞紐。具體來說,新建深圳西麗站、光明城站,實施深圳東站等既有鐵路客站改擴建,加快形成深圳鐵路客運樞紐“三主三輔”布局。深圳站、深圳北站、西麗站等為主要客站,定位為特大型樞紐;深圳東站、福田站、坪山站等為輔助客站,定位為大型樞紐。另外,新建深圳光明城站、前海灣站,為中型樞紐。
《規劃》中,西麗站升格為主要客站,此前的深圳綜合交通“十三五”規劃則將其定位為輔站。深圳綜合交通“十三五”規劃提出“四主五輔”格局共9座對外鐵路樞紐,“四主”包括深圳北站、深圳站、深圳坪山站、空港高鐵站,“五輔”包括深圳東站、福田站、平湖站、西麗站、光明城站。
在深港合作方面,深化深港西部快速軌道研究,做好廣深港客運專線內地與香港段銜接。落實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協議,按照互利共贏原則,進一步加強交通運輸合作,共同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高效順暢的綜合運輸網絡。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