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開的棲霞區全委會上,要求海港樞紐經濟區要抓住“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長江航運物流中心建設。隨著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將使曾經的“中國內河第一大港”南京港,迎來戰略地位的再次提升,成為長江流域江海轉運的重要節點。
建設國際航運功能
集聚區和核心門戶區
為抓住戰略機遇,南京市提出發展樞紐型經濟,并著手規劃海港樞紐經濟區。近日,《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初步編制完成并征求意見。
《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加快海港樞紐經濟區建設,打造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將海港樞紐經濟區發展成為中國連接全球的江海轉運綜合樞紐、長江經濟帶重要的新興產業集聚區和南京樞紐型經濟的核心載體。到2017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2.4億噸,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30萬標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00億元;到2020年,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2.6億噸,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00萬標箱,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00億元。
在《規劃》中,規劃了龍潭等全市5個海港樞紐經濟區,并初步提出了5個片區的產業發展方向。其中,龍潭片區將以現代物流、保稅物流為支柱產業,發展成為南京長江航運物流中心的國際航運功能集聚區和核心門戶區。
整合港口資源
推進跨境電商
棲霞坐擁滬寧鐵路、長江二橋、長江四橋、龍潭港、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仙林大學城等,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貨物集散、產業支撐、配套環境等優勢。打造經濟升級版,該區將加快南京綜合保稅區建設,構建樞紐經濟發展平臺。
依托龍潭港進一步擴大國際航線、拓展海運網絡,打造江海轉運的主樞紐港;加快推進海港樞紐經濟區開發建設,打造面向長江中上游的生產物資集散中心和參與全球物資資源配置的國際物流運作平臺。要整合區域內的港口、口岸資源,拓展和優化功能配置,積極推進啟運港退稅政策,支持南京港開通“南京—中亞”國際集裝箱班列,進一步拓展輻射能力。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企業要加速轉型。同時,加快推進龍潭跨境電子商務監管中心平臺建設,在已開展一般出口業務模式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一般進口、保稅進口等業務。依托龍潭跨境電子商務監管中心,吸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集聚,加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加快推進保稅展示交易平臺打造,積極爭取貿易多元化試點,推動貿易新業態發展。
全面推進
開放型經濟
今年,棲霞將圍繞臨港裝備制造、港口機械、特種設備等產業方向,在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建設先進制造業產業基地,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先導區;加大現代物流、貿易、港航服務、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力度,努力建設現代服務業產業基地。
同時,引進一批電子商務、展示交易、金融租賃等高端服務業項目,加快推動綜保區向國際高端商品展示展銷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國際文化服務貿易中心等方向轉型發展,不斷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外,還要復制上海自貿區改革政策措施和監管創新制度,加強南京綜保區與龍潭港的“區港聯動”發展,推進“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推進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