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 ―水產養殖―鹵蟲孵化―提取溴素―藻類開發―結晶制鹽―苦鹵提取硫酸鉀―加工復合肥”――這是濱州匯泰集團原鹽生產基地的一條完整生產鏈條。5月5日,記者在濱州市北海經濟開發區匯泰集團鹽區生產現場看到,原鹽生產的苦鹵不僅告別了大海,而且還成了產業鏈上的重要原料。
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匯泰集團在北海經濟開發區建設的這個生態化工區,采用天然沸石法海水提取鉀高效節能技術,是國內首家海水苦鹵提取硫酸鉀的大規模產業化裝置項目,從海水苦鹵中提取硫酸鉀,使海水資源得到循環利用。不止如此,生態化工區內的磷化工及綜合資源利用項目,還與養殖、制鹽、海水苦鹵提取硫酸鉀等海洋化工裝置相互貫通,有效利用生產磷復肥排放的磷石膏廢渣生產出新型建材,實現了資源綜合循環利用。
匯泰集團“鹽、化、養”鏈條式發展,僅是濱州市大力發展海洋藍色經濟的亮點之一。濱州市發改委調研員、藍辦副主任高玉華介紹,立足區域特色和海洋資源優勢,以北海經濟開發區為核心,以無棣縣、沾化縣為前沿,以全市資源要素為依托,濱州市突出重點區域、優勢產業、重大項目,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積極構筑海洋特色鮮明、產業素質優良、帶動能力較強的藍色經濟區。到2015年,藍色經濟規模進一步壯大,藍色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16%,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8%以上。
濱州市發展藍色經濟的主要戰場在北海經濟開發區。以此為依托,濱州規劃了濕地保護區、農業科技園區、循環經濟示范區、現代畜牧業示范區、現代漁港經濟區、臨港產業園區、臨港物流園區、健康養殖區、休閑觀光區、新能源科技研發示范區等十大園區,加快打造北部沿海海洋經濟發展隆起帶。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