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去年全區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2天,優良率為85.48%,創下歷史最好成績;累計建成區綠化面積達到1240.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8.5%。
這一連串數字成績的背后,是開發區齊心協力,打造“環境品質化”綠色新城而付出的努力。就在上月底,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規劃經國家環保部、商務部、科技部的專家和領導評審通過,意味著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優化并舉的規劃獲得了高度肯定。
繁星點綴新城夜空
讓都市人久違的夜觀繁星記憶能在下沙新城重拾,這是開發區走生態化之路的美好愿望之一。
事實上,開發區對企業的廢氣污染物治理早已不再滿足于“達標”排放,近年來持續開展了工業廢氣的提標整治工作,目前已鎖定40余家有工業廢氣排放的企業,分批分階段進行整治。
開發區工業企業也積極參與技改,比如:杭州得力紡織有限公司三臺燃油鍋爐改氣項目通過了環保竣工驗收。旭化成紡織有限公司油氣廢氣治理項目、杭州頂正包材有限公司印刷廢氣治理項目、杭州秉信紙業有限公司印刷廢氣治理項目、杭江牛奶燃煤鍋爐脫硫改造項目、國際香精香料(浙江)有限公司有機廢氣改造項目等17 個工業廢氣整治項目都已經提前完成改造,提前完成了對開發區居民的承諾。
開發區在推進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建設中規劃建設第二熱源點,采用天然氣清潔能源,并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啟動脫氮項目,還將根據供熱需要,考慮逐步建設杭聯熱電廠二、三期工程,其中三期工程采用天然氣清潔能源,一、二期有計劃由燃煤鍋爐改為天然氣鍋爐。
另外,還將繼續推進截污納管三年行動,以提升河道水質為目標,加大河渠沿線雨污水排放的檢查整改力度,加強截污納管工作,計劃新增截污水量5000噸/天,提升現有截污設施的截污效率,全面控制和減少污水的排放。
低碳環保綠色產業為先
在全球興起“綠色經濟”的浪潮中,開發區堅持以環境品質化為引領,以綠色、低碳、和諧、可持續為發展導向,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大力發展低碳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開發區將著力培育新能源汽車,集聚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形成較為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充分發揮“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的影響力,建設多肽、基因藥物、CMO等功能園區,打造特色鮮明的“新藥港”;圍繞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積極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技術應用,打造以太陽能光伏、光熱整機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以LED、先進儲能及先進電池材料為重點的新材料產業。
除此以外,依托現有電子信息產業的良好基礎,加大物聯網優質企業及領軍人才的引進力度,以射頻技術、無線傳感、智能控制等領域為重點,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聯網產業。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