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打造珠三角幾何中心
廣州南沙開發區位于廣州市的東南部、伶仃洋西岸,規劃面積為52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40平方公里。她的地形就像一片舒展的芭蕉葉,平鋪在珠江的出??冢挥谥榻侵薜牡乩韼缀沃行?,方圓100公里范圍內把整個珠江三角洲的
南沙背靠著珠江三角洲4000萬人口的廣闊市場腹地,又通過穗、深、港、澳等大城市連著海內外市場,戰略位置突出,具有很強的市場潛力和輻射力。初步形成了汽車、鋼鐵、造船、機械裝備、精細化工、高新技術、港口物流以及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基地,對于促進廣州城市南拓,提升廣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2008年12月,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規劃建設廣州南沙新區,作為加強與港澳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方面合作的載體;2010年4月,廣東省與香港特區簽訂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將南沙列為“粵港合作的三大重點區域之一”;2010年6月,廣東省政府正式批準設立廣州南沙實施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范區。伴隨著這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性優勢,南沙的發展將迎來新的重要機遇。
南沙規劃建設實施“生態優先”戰略,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將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嶺南水鄉文化,借鑒先進的生態城市設計理念和技術,以國際化、低碳化和智慧化的理念規劃建設濱海新城。南沙開發采取“組團式布局、園區化發展、集中配套”的思路,重點發展八大產業相關的配套產業,形成專業化、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園區,打造華南國際臨港經濟中心和珠三角產業升級引擎。南沙城市建設以中低強度為主,結合南沙地區水道眾多、河網縱橫的自然地理特征,進行組團式、生態型的城市空間建設布局,使“綠色、低碳、智慧、宜居、幸?!背蔀槟仙车某鞘忻瑺I造一流的人居環境,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集居創業,將南沙打造成為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優質生活圈示范區。
配套完備助力發展八大產業
為確保南沙開發區與廣州及珠江三角洲高效、快捷的聯系,南沙將建設以高、快速路為骨架,以鐵路、地鐵、航運為支撐的綜合交通體系。
廣州南沙開發區通過建設區內“五縱五橫”的快速道路將地區路網與珠江三角洲路網聯結成為有機整體,南沙港區至廣州市的南沙港快速路、廣深高速、虎門高速貫穿南沙,由此確立了南沙聯結珠江東西兩岸、珠三角地區交通樞紐的戰略地位。
南沙客運港每天有12班客輪往返香港。廣州地鐵4號線經廣州大學城已通達南沙中心區,南沙到廣州市區只需40分鐘,并將通達南沙客運港,實現地鐵4號線與南沙至香港客輪的對接。途經南沙的廣深港高速鐵路將于2011年中開通。進入龍穴島南沙港區和南沙石化、鋼鐵基地的疏港鐵路已完成規劃,2011年將啟動建設。
龍穴島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是中國交通部批準并重點發展的華南地區樞紐港和集裝箱干線港。目前,已建成10個5萬-10萬噸深水集裝箱泊位,可??渴澜绲谄叽b箱船,2008年集裝箱吞吐量達648萬TEU。龍穴島大型糧食散貨碼頭、江海聯運碼頭、石化等專業碼頭已建成或正在規劃和建設當中。目前,廣州港南沙港區已開通至美洲、歐洲、日本、澳洲、東南亞等國際航線21條。
作為珠三角油品和石化產品集散地的小虎島已建成5萬-12萬噸級石化碼頭八座,石化庫區近200萬m3。
南沙正加快建設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打造宜業宜居現代化濱海生態新城。以蕉門河兩岸景觀帶為中心的新城區已啟動建設,南沙大酒店、香港中華總商會大廈、珠三角世貿大廈、祈福酒店、南沙新客運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已相繼投入使用;南沙中心醫院、廣州外國語學校、南沙體育館、社區服務中心等也已建成使用,文化體育衛生等公益設施逐步完善,城市中心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大大增強;商業氛圍日益濃厚,一批中高檔房地產項目陸續開發建設,餐飲、娛樂、金融、中介等各類服務業加速集聚;旅游休閑環境進一步優化提升,南沙濕地景區、百萬葵園、十九涌漁人碼頭、南沙高爾夫球場、大角山炮臺、大角山濱海公園等旅游景點已建成對外開放,游艇俱樂部也將于2011年建成。
廣州是華南地區的文化科技中心,擁有39所高等院校、200多所職業技術學校及400多個科研機構。南沙北上20多公里就是廣州大學城,現已有10所大學進園,每年有4萬大學畢業生,可為廣州以及南沙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資訊科技園、南沙科技創新中心等為載體,南沙搭建起優越的公共創新平臺。目前區內已建成中科院廣州工業技術研究院、教育部廣州現代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山大學科技產業基地、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類企業研發中心等眾多科研機構,集聚各類專業人才3萬余人,為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和高科技產業發展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成長。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