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產業基地”分別為———
國際級新材料加工基地:以國際級電子信息及新材料加工企業富士康為龍頭,加上易威鎂業、東瑞鎂業等企業及200余家配套企業,形成世界最大的鎂鋁合金深加工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產值300億元以上、就業人數達8萬余人的生產規模。本市將以此為依托,建設世界“鎂都”。
特色鮮明的國家級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這是全國首批3家“裝備制造(能源裝備)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之一。骨干企業有太重煤機、煤科總院山西煤機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長安重汽等。全部建成后年產值達400億元以上。
省級信息產業基地:由擁有24條3G手機生產線的富士康、國內電子產品骨干企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國內光纖產品生產規模和出口最大的企業山西長城微光器材有限公司等構成,以研發、生產手機、磁記錄信息安全產品、光纖面板、倒像器等為主。這是全省最大的信息產業基地,可實現年產值200億元以上。
省級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基地:以青島啤酒、蒙牛乳業、康師傅集團、宏全食品等為主,形成省內規模最大、品牌最強的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基地,并在省內其他地區投資建設養殖和原材料種植基地,形成輻射全省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
“一個專業園區”是省內最具規模的生物制藥產業園區。其是以亞寶藥業、國藥集團等企業為主的生物制藥專業產業園,形成了制藥業從研發、生產、流通到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有30億元的生產能力。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