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烏魯木齊國家光伏發電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揭牌。到2015年,烏魯木齊高新區將投資約45億元,使光伏裝備制造產業實現工業產值200億元,打造成全國最大的光伏發電裝備制造業產業化基地。
高新區集中了我區95%以上的光伏發電裝備產業,從上游的高純硅、多晶硅到中下游硅片、電池組件、光伏設備、光伏應用,已初步形成了從多晶硅原材料加工—太陽能級硅片制造—電池組件制造—控制逆變系統制造—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的完整產業鏈;國家對新能源產業政策又加以扶持,內外條件使擁有豐富太陽能資源的新疆光伏產業迎來了春意。同樣作為新能源,太陽能光伏產業能否像風電產業一樣抓住機遇,形成新的增長極?光伏產業的春天何時真正到來?
發展光伏產業恰逢其時
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給人的感覺很干凈。不寬的街道上,在每盞路燈的頂部,旋轉的小風車和光伏板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是使用清潔的太陽能和風能進行發電,在我區許多小城鎮都能看到這一景象。
新疆煤炭、石英礦原料和太陽能資源豐富,具有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先天優勢。有關數據顯示,新疆年日照總時數達2550小時—3500小時,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僅荒漠戈壁的土地面積,每年接受的太陽輻射能就相當于400多億噸標準煤。
同時,新疆部分荒漠靠近電力線路和負荷中心,是建設大型荒漠光伏并網電站、建立綠色太陽能電力輸出基地的優選區域。
有專家分析,利用光照強烈的我國西部荒山、坡地、草原、戈壁、沙漠等發展太陽能,將是我國未來新能源革命的根本方向。
10多年來,新疆光伏產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從研究、生產、施工、售后服務為一體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產業集群,初步完成了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建設。新疆正通過發揮煤炭資源優勢,積極走“煤—電—高載能產業—高端制造產業”一體化道路,并建成工業硅加工基地和煤電煤化工產業帶,這些能源產業的發展為光伏產業在“十二五”期間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自治區科技廳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處長董平說,按照“兩個可持續”的要求,發展光伏產業不僅可以成為我區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對改善民生也將產生積極作用。
產業政策助推“金太陽”
光伏發電技術由于其清潔能源特性,一直受到各國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報道指出,我國光伏產業每年以20%的速度發展,尤其是近兩年增長率達到35%—40%。近一段時間以來,以光伏大國德國下調補貼為契機,整個光伏市場呈現出樂觀、亢奮、需求旺盛的狀態。
我國也不例外。今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和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都在國家層面上對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政策、價格、補貼等方面給予了一定的補貼。最新編寫的《新興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發展三類非化石能源,第一類是核電,第二類是水電,第三類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中,光伏電站、風電基地等新能源項目首度進入行列。
為鼓勵光伏產業發展,今年國家在新疆、西藏等西部6個省區同時開展光伏發電招標,自2009年開始以財政資金支持的方式用3年時間實施“金太陽工程”和建筑屋頂光伏項目。
董平告訴記者,國家對風電、光伏發電等高新技術企業都有一定的優惠政策。目前國家對清潔能源發電的上網比例作出了明確要求,并在上網電價上給予一定補貼。“金太陽工程”的補貼在50%—70%,“這是比較大的支持”。
若羌、石河子、烏魯木齊達坂城等金太陽示范工程目前正在建設中。
降成本催“熱”光伏發電產業
一直以來,光伏發電較煤電、火電發電成本高,成為限制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董平告訴記者,光伏產業發電的成本大約是火電的4倍至5倍,還需進一步降低。同樣作為新能源,風電的成本已降到了2倍至3倍,加之新疆電網年底將與西北電網聯網,這促使我區風電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風電項目集中上馬,五大發電企業競相投資。而光伏發電產業卻并沒有形成這種“熱”度,“成本高還是主要原因”。
位于高新區內的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一片繁忙,單、多晶硅片,離、并網光伏控制逆變器、太陽能電池組件等高精度、高性能、低成本的太陽能光伏產品正在加緊研發和生產。作為我國最早從事光伏系統應用與集成的企業之一,經過6年發展,新能源公司已具備年產太陽能應用產品4100千瓦的生產能力,電池組件產品出口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陳季告訴記者,太陽能發電的主要設備光伏設備制造,以前大部分要從內地引進;基地建成后既能形成規模化,太陽能發電的裝置和裝備制造則完全由我區自主化生產,又能夠通過不斷的自主研發降低成本。
十二五期間,烏魯木齊國家光伏發電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還將培育1家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2家至3家產值超50億元企業,4家至6家與光伏發電產業關聯度較強的配套企業,建立國內領先的光伏科研院所及企業研發機構。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修小平在烏魯木齊國家光伏發電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揭牌儀式上說,此次高新區被批準為國家光伏發電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對全面提升新疆光伏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聚集創新要素資源,加速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進一步發揮科技支撐作用,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與內地相比,新疆光伏產業發展處在較好的水平。“目前,在整個產業鏈中,電池組件的技術還比較薄弱,需進一步努力。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就是從各環節上解決技術問題。我相信,經過數年努力,光伏發電成本降到現在風電水平是有可能的,到時就可大規模發電上網。”董平說。(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