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高新區既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又奮力擴張經濟規模。到2015年,高新區爭取有23家企業產值過10億元、10家企業產值過50億元、7家企業產值過百億元,形成光電光伏、現代裝備制造兩大千億級產業鏈,在總量提升方面實現大跨越,進入國家高新區團隊的千億級行列。
在擴大經濟規模方面,高新區千方百計上項目,加快擴張大企業,聚集發展小企業,完善體系促創新。把項目建設作為牽動發展的總抓手,強化包靠領導和部門責任,推動建成的項目快投產、在建的項目快建設、未建的項目快開工、在談的項目快落地,不斷擴大項目建設群體,有力支撐總量擴張。突出抓好濰柴動力工業園、福田汽車廠、歌爾電聲園、歌爾光電園、濰坊軟件園、新興產業園等一批過50億元的項目,充分發揮它們對產業的引領作用。
大企業是擴量的主力,高新區堅持有限目標、重點突破,毫不含糊、理直氣壯地加強政府資源配置和引導推動,幫助大企業規劃戰略目標、理清發展路徑,推動大企業增資擴產、多元發展、并購擴張、進軍高端、做大做強,加快邁向百億級、五百億級、千億級。同時把推動企業上市作為快速擴張的關鍵措施,積極創建“新三板”試點園區,爭取組織10家左右企業集體登陸資本市場,為迅速發展擴張創造雄厚的資金條件。今年,高新區還特別要求金融辦等部門高效工作,確保推動企業上市取得突破。
高成長性中小企業是產業發展的戰略資源和有生力量。高新區采取研發、孵化、加速、產業化的模式,積極培育中小企業,通過人才+專利、資金+市場等手段,重點支持30家左右的高成長性中小研發企業加快發展,著力推動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高新區重點以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為引領,以省級留學人員創業園和1個院士工作站、4個博士后工作站為載體,以16個國家及省級產業化基地為依托,以7大公共技術平臺、21家企業研究院和50個市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為支撐,以3個高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促進,積極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建好全國產學研推廣示范基地,進一步完善創新體系,保持旺盛的創新活力,形成強大的創新能力,始終走在區域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產業創新的前列。
高新區尤其把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通過貸款貼息、財政返還等政策,鼓勵企業提高研發投入,建好研發中心,實施技改工程,提高發展水平。年內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力爭達到64家,并在今后不斷提升占規模以上企業的比重。
到2015年,高新區爭取有23個企業產值過10億元、10個企業產值過50億元、7個企業產值過百億元,其中濰柴動力產值過千億元、歌爾公司過500億元、福田汽車過350億元、宇駿太陽能過200億元、浪潮華光過150億元、中微光和盛瑞傳動分別過100億元,形成光電光伏、現代裝備制造兩大千億級產業鏈,在總量提升方面實現大跨越,進入國家高新區團隊的千億級行列。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