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長株潭“兩型社會”改革實驗區先行探路的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成立兩年來,共引進各類工業項目670個,總投資達500億元,形成了先進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與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6大新興產業集群。
21日,長沙兩型社會暨大河西先導區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長沙市政府副市長、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趙文彬透露,目前,先導區內的五大產業園區共有企業近3000家,注冊資本過億元的110家,過10億元的25家,過100億元的8家。2009年,園區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805億元,占全市的41%,高新技術產值1424億元,占全省31.5%、占全市96%。
兩年來,一大批高附加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紛紛落戶先導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八研究所入駐先導區高新區后,迅速成長為國內最大光伏裝備制造商,占據國內光伏裝備市場80%的份額,并出口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16個國家。
此外,大河西先導區內的中航起落架公司一期將于今年底竣工投產,在2016年末建成達產后將成為世界一流的集設計、制造、服務為一體的飛機起落架專業化生產基地。三一重工在寧鄉金洲新區投資200億元建設的三一(寧鄉)產業園,一期已建成投產,2013年底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全國三大汽車起重機生產基地之一,汽車起重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將達到30%。
趙文彬表示,兩年來河西地區共竣工通車道路近80條,完成投資突破150億元。到2011年,先導區200多公里的新城主干道、片區路網、園區路網、區(縣)投道路將成環成網,以“六縱八橫”為骨架的14條主干道及其80多條支干道將共同構成大河西完備的道路交通綜合系統。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