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規劃:著眼未來10年,放眼全區102平方公里
圍繞“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500億元;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00億元”的發展目標,立足未來園區和產業發展需求,布局大規劃,開啟大開發,完成102平方公里的電谷新區中長期發展規劃和電谷二期控制性詳規,為未來發展提供科學依據。項目和城市規劃按照最高、最好、最優、最新的標準,合理分配行政、現代服務、會展、產業等功能區域,詳細規劃路網、排水、綠化等配套設施,建設生態、綠色的現代化新城區。高新區作為保定市“一主三次”城市新格局的中心經濟板塊,將推動空間向北擴張,加快與滿城、徐水工業區對接。在漕河南岸謀劃啟動行政、現代服務、會展等項目,確立電谷新區起步區。編制完成電谷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堅持優先吸引“電”字號項目及新興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構建風電產業園、儲電產業園等六大產業園區,加快產業向園區聚集,形成規模大、創新度高、優勢明顯的新能源產業體系,加速成為全市經濟發展增長極,構建持續發展的產業環境。
拉骨架:大路網,基礎設施建設一步到位
加快實施全區大路網建設,他們啟動了建區以來最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4.2 億元的路網工程投資,帶動電谷新區全面開發。華光路、旭陽路等8條道路及附屬工程將于年內竣工,啟動朝陽大街、向陽北大街北延等5條道路工程,大刀闊斧拉開發展空間“骨架”,擺開產業布局架勢,實現道路通達,優化土地資源配置。該區堅持“以我為主、自成體系”的原則,啟動電谷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善電谷新區內的供電、供熱、供水、燃氣、雨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立滿足全區項目建設和發展需要的102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保障體系,達到設施齊全、功能配套、適應發展、保障力強的水平,大幅提升園區對企業的吸引力和項目的承載力。
快建設:大開發,邁出電谷新城建設新步伐
2010年是該區確定的“開發突破年”和“招商突破年”。他們以大開發引領大建設,以大招商支撐大發展,掀開全區“二次創業”的新篇章。立足產業特色,擴大現有優勢,促進英利、天威等光伏龍頭企業加速擴展,
支持國電、惠騰等風電骨干企業加速擴張,今年共啟動總投資316億元的省市重點項目27項。同時,強化專業招商成效,確保全年實際利用內資1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億美元。全面啟動全區農村新民居建設,完成全區新民居空間布局規劃、村莊建設規劃,確保省級示范村及時開工建設,最大程度節約盤活土地資源,促進產業向園區集中,農村向城鎮集中。
美環境:低碳理念,建設綠色生態現代化新城
瞄準“低碳新城”的發展定位,以改善生態和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園區為目標,在區內新建工廠、企業、園區和新民居規劃審批中,全面落實“低碳新城”理念,加快道路、綠化、景觀等硬件水平的提升。在全區90%的主要路段、85%的游園綠地、所有交通信號燈和部分居民小區,實施并完成太陽能應用的改造,建立一條以上體現地域性特色的標志性景觀街道。建立完善的城鄉一體垃圾集中處理機制和雨污分流管理體制,城區雨污分流率達到100%。全面啟動防洪堤整治工程,構建以防洪堤為主線,集綠化、生態、水景觀為一體的親水性城市生態景觀廊道。使全區綠化建設、生態環境、市政設施、景觀保護等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把高新區建設成為生態宜居宜商的現代化產業新園區。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