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鐵西區是我國重要的裝備制造業聚集區和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基地。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實施以來,鐵西區調整改造取得了明顯成效,裝備制造業的規模和技術水平迅速提升。2007年6月,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命名沈陽“鐵西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暨裝備制造業發展示范區”。《規劃》藉此開始著手編制。2009年2月,《規劃》編制完成。
據介紹,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原則同意《沈陽鐵西裝備制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國家發改委認為,《規劃》提出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產業發展重點和空間布局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保障措施有力,具有可操作性。國家發改委提出《規劃》的實施要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重大裝備成套能力、基礎產業配套能力和生產性服務業支撐能力,努力將鐵西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我國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更好地為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實現由大到強轉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規劃》的實施,對于加快沈陽鐵西裝備制造業聚集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即有利于提升國家裝備制造業綜合實力,聚集區對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水平、加快工業化進程、增強國家綜合實力意義重大;有利于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沈陽鐵西通過自身的改造實踐,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起到了引領作用,對國內其他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有利于促進遼寧區域經濟協調快速發展,加快聚集區發展,對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開發開放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對沈陽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有助于形成沿海與腹地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規劃》實施后,經過10年左右的時間,鐵西裝備制造業聚集區將建設成為自主創新能力強、重大技術裝備成套能力強,主導產業聚集度高、基礎產業配套水平高,生產性服務業與裝備制造業協調發展、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緊密融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重要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以2008年為基礎,聚集區到2020年,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5000億元,年均增長15.1%以上,增加值達到15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3%以上;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與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例達到30∶70;萬元產值能耗下降到0.14噸標準煤;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不低于5%;將形成9個主導產業、20個基礎產業集群、5個公共服務平臺、20個世界一流企業、100個世界一流產品。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