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區始終將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創新平臺,切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培養了一批創新型高科技骨干企業。僅去年,南昌高新區技術研發總投入達到22.6億元,同比增長53%。同時獲批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標準化示范基地3塊國家級金字招牌。
南昌高新區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1200余項,軟件著作權申請量230多項,榮獲國家和省市科技進步獎項目180余項,涌現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創新品牌和成果。去年共獲國家和省市科技進步獎27項,其中特康科技“全自動血細胞成套分析技術及其設備的研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省、市科技進步獎項目數分別占全省的17%、全市的50%。260項成果獲得科技計劃立項,其中獲得國家級計劃立項50項,獲得資金超過6000萬元。34個項目獲批省級優秀新產品,2家企業獲得江西省重點名牌產品稱號,8家企業獲得江西省名牌產品稱號。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認定。自主知識產權擁有量快速增長,專利授權數235項,其中申請國際專利25項,是歷年來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一年。在全省第一批通過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61家企業中,高新區有38家企業榜上有名,占全省的62%,全市的86%,名列全省第一。
依托高層次的創新創業平臺,憑借高科技企業強大的研發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和產品優勢,南昌高新區企業在危機中均表現出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保持了良好的運營態勢。園區企業江西日月明實業有限公司自行研發的專利產品EBG系列架橋機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并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去年將中國總部由北京遷到南昌高新區的企業捷德(中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憑借其在智能卡方面的技術優勢,生產銷售再創新高,全年產值達5.5億元,增長50.5%。而全省第一家上市的科技型民營企業泰豪科技去年產值凈增5億元,達22億元,增長24.9%。
近年來,高新區立足于擇商選資,圍繞半導體發光照明材料、銅資源深加工、電子信息與服務外包、光伏產品、汽車電子等產業展開境內外定點定向招商,引進上下游配套和相關企業進區,逐步形成有特色、有影響的產業集群。這五大特色產業集群依靠其強大的“團隊競爭力”,成為高新區經濟發展的“定海神針”。
LED產業一直是南昌高新區的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依托“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擁有晶能光電、聯創光電、欣磊光電等一批行業龍頭LED企業,建立起完整的LED產業鏈。
高新區制定了有色金屬產業集群三年規劃,重點圍繞江銅、江鎢兩大有色金屬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力爭到2011年,高新區有色金屬深加工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利稅10億元,成為全國知名的有色金屬深加工產業基地。
光伏產業和服務外包產業已成為高新區產業集群的后起之秀。賽維BEST一期投資25億美元,生產1000兆瓦太陽能二代5.7平方高效雙節薄膜電池,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科技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薄膜太陽能項目。以賽維為首的光伏企業正在高新區打造世界級光伏產業生產基地,涵蓋硅料、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應用系統5個環節,上、中、下游產品齊全。預計五年內,南昌高新區光伏產業可超1000億元,稅收超100億元。
南昌高新區被國家商務部、信息產業部和科技部聯合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目前微軟、用友軟件、臺灣英華達、捷眾藥業等企業已入駐,蘇州匯思集團也將于近期落戶。一季度,新吸引入園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13家。截至目前,全區軟件和服務企業總數達280家,約占全市總數的90%,全省的85%。
另外南昌高新區正在緊張規劃建設南昌航空工業城,項目預計總投資將達到200億元。
2009年,與五大產業相關的12個項目直接獲得江西省高新技術產業重大專項立項,分別占全省份額的三分之一、全市份額的三分之二。比2008年新增了5個項目,充分說明南昌高新區五大產業的競爭實力,將為未來南昌高新區沖擊千億元園區奠定牢固基礎。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