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汽大眾成都NCS項目舉行零部件園區啟動大會暨關鍵零部件項目簽約儀式在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隆重舉行。此舉標志著成都汽車產業集中集群集約發展由此實現重大突破。
據悉,未來在一汽大眾成都項目主廠半徑5公里內,將聚集100多家配套企業。而支撐這100多家配套企業的,還有入駐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諸多汽車整車項目。在成都經開區所在地龍泉驛區看來,這個完整的汽車產業生態圈將帶來產業聚集、拉動投資、吸引項目、提高發展質量、延伸產業等多重效應。
百余企業簽約 汽車產業鏈正在形成
生產一輛汽車,需要多少配套企業為它服務?據了解,在今年7月28日舉行的簽約儀式上,包括5家世界500強合資企業在內的22個關鍵零部件項目入駐成都經開區,總投資39.22億元。NCS,新型緊湊型轎車的英文縮寫,一汽大眾將在成都生產的“速騰”后續車型。成都工廠的起步規模為年產15萬輛,最終形成年產35萬輛轎車的能力,預計全部項目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400億元以上。
巨大的產能,需要強大完善的配套企業支撐。22個關鍵零部件企業,將為NCS提供底盤結構、車身沖壓件、保險杠、坐椅、儀表板總成等產品,預計達產后實現產值150億元,帶來就業崗位8200個,繳納稅收10.2億元。
此外,供給22家企業“養料”的,并非只有一汽大眾NCS項目。成都經開區目前已經聚集一汽豐田、吉利、一汽專用、四川汽車等六大整車項目。往外延伸,提供汽車配套的觸角將可能觸及重慶的長安、力帆等汽車企業。經濟學家郎咸平說,今天的國際競爭已不是單純的企業間的競爭和產品間的競爭,而是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產業鏈的競爭時代。
在成都經開區,這還只是開始。兩個月前,一汽大眾在成都舉行零部件供應商大會,149家供應商參會。成都經開區預計,還將有100多家配套企業陸續進入這個產業配套圈內投資建設。
產業延伸 三大千億產業互動
一輛汽車帶來了什么?整車及其配套企業構成的產業鏈只是生態圈的第一層。 產業鏈繼續延伸,包括從設計研發、銷售、維修,直至汽車金融、二手車、保險等整個汽車產業鏈條。
根據規劃,成都經開區將在2015年實現汽車整車年產80萬輛,汽車貿易、汽車娛樂產業同步發展。成都市紅牌樓片區現有的汽配、銷售貿易中心將整體搬遷到龍泉驛區西河鎮,新貿易中心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總投資120億元,將建設國際汽車會展中心、汽車4S集群、汽車研發中心園區等項目。全部建成后將聚集成都市大部分汽車與零部件銷售商家,預計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0萬個。除此之外,成都還把龍泉山脈定位為世界級山地運動度假區,重點發展汽車娛樂、競技產業。
今后,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業集中集群集約發展水平達到全國一流,形成汽車整車、汽車配件、汽車貿易三大千億產業互動發展格局。
成都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開區將依托現有6個整車企業,瞄準汽車產業前沿,引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車型,加快構建汽車(工程機械)整車千億產業;依托汽配企業集群,不斷做長產業鏈,構建汽車配件千億產業;依托汽車博覽新城,聚集汽車服務業項目,構建汽車貿易千億產業。
壯大汽車產業 提速各項經濟指標增長
一輛汽車帶來的,還不僅只是汽車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汽車產業是資金、技術、人力資源高度密集的產業,產業鏈上端涵蓋鋼鐵冶金、機械加工、化工、紡織、電子等配套產品生產,產業鏈下端涉及商貿流通、售后服務、銀行金融等第三產業。
“發達國家經驗表明,汽車工業每產生1元的增加值,會給上游產業帶來0.65元的增加值,給下游產業帶來2.63元的增加值。”成都經開區負責人對此津津樂道。一輛汽車,將帶來一個地區的騰飛。
從聚集產業看,成都經開區6家整車企業和百余家汽配項目聚集發展,奠定了成都經開區在中西部汽車產業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區內規模工業企業已達221戶,比2003年凈增148戶。今年1—6月,成都經開區實現GDP115億元,同比增長18%,增幅居成都二圈層首位。
從拉動投資看,今年上半年成都經開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107.9億元,增長52.2%。尤其是去年吉利、豐田等項目相繼開建后,成都經開區的投資已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