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柳州召開的自治區高新區工作通報會上,柳州市市長鄭俊康表示,柳州高新區將著重在提升園區和企業的創新創業核心功能,以及促進產業升級的示范功能兩方面開展創建工作,爭取盡早掛上國家級高新區牌匾。
在全球金融風暴的侵襲中,柳州高新區表現出了強健的抵御力。據快報統計,柳州高新區工業總產值、總利稅等指標大幅增長。今年1至9月,該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35.67億元,同比增長214.81%,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超過35%;出口創匯2.6億美元,同比增長12.24%;實現利稅近50億元,同比增長290%。
目前柳州高新區共有企業525家,其中工業企業208家,億元以上企業40家;高新技術企業121家,占全市高新企業的84%,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1家,聚集成該市頗具實力的高新產業群。園區已經初步形成有色金屬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電子信息四大產業集群,部分領域具備了全球競爭力。該高新區有100余項重大科研成果成功產業化,其中20項填補國內空白,申請專利120項,完成國家或行業標準50多項,承擔市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300項,其中“嫦娥一號”以及神六、神七飛船用的一些關鍵部件就是由該市高新區企業提供的。
在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的過程中,高新區將著重提升園區企業的創新創業核心能力和促進產業升級。高新區將以有色金屬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為重點產業,以生物醫藥為培育產業,積極發展創新集群,輻射帶動區域傳統產業升級。爭取在到2105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達500家。
柳州高新區將調整園區的空間布局,通過功能延伸尋求空間拓展,形成一心兩層的空間結構。一心是指高新區核心區,主要承擔創新創業、總部運營和專業服務功能,通過對周邊地區在技術、運營、管理和服務的輸出,體現核心地位。第一拓展圈層為教育培訓中心和創新服務中心,主要承擔教育培訓、創新服務、科技商務等功能。第二拓展圈層為官塘片和花嶺片,包括幾個重要的產業園,如新材料產業園、汽車產業園等,主要承擔高新區的產業發展和物流服務功能。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