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國家高新區經受住了考驗,普遍達到了15%的增長率。”科技部部長萬鋼24日說,我國經濟已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顯現。
萬鋼說,經過20多年精心培育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呈現出極大的抗風險性。高新園區特別是中西部的高新園區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仍然保持著百分之十幾到二十幾的增長率。光伏電池、風力發電機等產業更是逆勢上揚。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浦江創新論壇”上獲悉,在大力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實施了技術創新工程。一是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構建和發展;二是建設和完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三是推進創新型企業的建設。結合十大產業的振興,在原有鋼鐵可循環流程、新一代煤化工聯盟基礎上,運用市場機制積極推動汽車輕量化、數控機床高速緊密化、雜交水稻等20個戰略聯盟,涵蓋了鋼鐵制造等產業。同時構建面向企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通過整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科技資源,面向企業開放共享,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產品創新、技術改造提供科技支撐。加快高新技術的產業集群,積極推進以產業聚集共同平臺、科技金融和人力資源建設為核心的國家高新技術二次創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的產業集群,提升高新產業的持續發展和國際競爭能力。重點支持新能源、信息通信、生物技術、創意產業、軟件、動漫、游戲等新技術組合產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抓緊升級一批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加強對國家高新區的建設發展的指導與服務。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