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第二個五年發展的歷史使命和艱巨任務,南京江寧濱江經濟開發區堅持科學發展導向,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優化發展路徑,強化發展舉措,推動開發區發展從速度邁向高度,著力打造“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長江口岸最具規模的鋼鐵物流基地、南京西南部最具宜居的生態工業新城”,力爭到開發區成立十周年之際,總體實力躋身全省省級開發區第一方陣,綜合排名進入前20位。
一是在增長方式上,堅持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的高度統一。在當前環境約束緊、規劃控制嚴、開發成本高的情況下,開發區堅持以國際化、高端化、集約化、生態化的戰略眼光,在奮力跨越趕超的前提下,堅持以質量效益為先,特別是在園區形態、產業定位、功能設置和開發模式等方面,更加突出集約精致的理念,放大戰略效應,聚合發展資源,提升發展質效;堅持以科學規劃為指導,加強與省市區建設規劃的銜接,加快完善覆蓋整個區域的產業布局、城市發展、岸線利用、環境建設等規劃體系,以高起點規劃引領高水平建設;堅持以增強產業集聚力為核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等新型業態產業,加快各類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加速集聚高端要素集群,促進增長方式向自主創新、智力經濟轉變;堅持以提高集化水平為取向,堅持資源保護、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一起抓,嚴格項目準入門檻,完善土地節約機制,以高集約用地推動可持續發展;堅持以增強市場化運作能力為抓手,不斷改進發展路徑、創新運作模式,積極鼓勵并推進企業上市融資,引導各類資本參與園區開發建設,為新一輪發展構建融資保障平臺。
二是在產業取向上,堅持高端集聚與個性特色的完美統一。加快特色產業和創新要素集聚,是促進開發區轉型升級的核心環節,也是濱江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下一步,開發區瞄準科技發展的前沿,瞄準產業發展的前端,堅定不移地抓好產業集群、產業鏈的招商,不斷增強產業集聚力、提高產業集聚度。要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搶抓國家和省市出臺的產業振興調整機遇,大力發展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制造、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重點抓好中電熊貓、天華科技、寶色鈦業、中船綠洲、杰隆生物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和培育,力爭用二、三年時間,打造電子裝備、中核裝備、石化裝備、船用設備、生物科技等幾個產出超百億元的特色產業園。圍繞省級現代物流集散地的建設,在加快完善物流園基礎配套、做大港口規模的同時,緊緊抓住華能集團、中儲股份等大型鋼鐵物流開工企業建設契機,配套發展保稅倉庫、口岸服務、交易中心等物流服務平臺,著力打造年交易額達千億元的現代鋼鐵物流基地,加快形成先進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努力增創特色化、個性化、差異化發展新優勢。
三是在城市發展上,堅持科學建設與生態文明的有機統一。建設濱江新城,直接關系到開發區未來發展的水平和潛力,也是園區新一個五年發展的歷史重任。開發區緊扣“生態第一、布局合理、節約資源、著眼未來”的開發理念,一方面,堅持抓好整體規劃,優化功能布局,全力打造一流城市功能配套:緊緊抓住寧安城際鐵路、寧蕪鐵路改造、港口鐵路專用線以及濱江大道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實施,堅持產業、港口、新城聯動開發,加速城市功能升級和城市繁榮,展示江蘇南大門的窗口形象;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建設、滾動開發”的總體要求,重點打造以景明大街為核心的城市商務中心區,加快發展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打造以牧龍湖生態公園為依托的城市生活配套區,加快建設居住地產、商貿服務、文化教育等生活配套功能;打造以港口周邊親水區為軸線的城市沿江休閑區,加快引進會展服務、休閑娛樂、生態旅游等新興服務業。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城市生態建設,強化節能減排,推廣清潔生產,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著力打造功能完善、品質高檔、環境優美、適宜人居、具有沿江城市風貌的現代化魅力江城。
四是在園街一體上,堅持改善民生與促進和諧的協調統一。推進江寧西部地區一體化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也是園區新一輪發展所肩負的重要使命。在新一輪開發建設中,開發區按照區域發展“四位一體”的總體要求,堅持改善民生與促進和諧的統一,更大力度推進園區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體化,加快從過去的“有形一體”轉向“神形合一”,從優勢互補中尋求發展潛力,從互動融合中促進共同繁榮;進一步突破園區街道行政區劃界限,有效整合各自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和功能優勢,加快建設以“三區一園”為主體框架的整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載體,構建布局合理、梯度互補、各具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強化區域資源保護的統一協調,強化規劃約束和科學開發,促進各類要素的自由流動,形成產業互補、市場相融、資源共享、設施共用的格局;進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建設力度,積極發展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不斷完善就業、住房、保障等富民長效機制,強化和諧社會建設,暢通民意訴求渠道,提高幸福指數,提升文明程度,努力營造安定有序、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五是在要素保障上,要堅持體制創新與服務創新的高效統一。在新的平臺上推進開發區發展,需要體制機制上的突破和創新,這是切合園區發展新階段特點、促進各項工作協調高效運轉的重要保證。開發區堅持不斷提升軟環境建設水平,完善創新服務機制,提升服務效能,拓展服務領域,大力推行“地毯式”、“創業式”、“無干擾”服務,促進管理職能向責任型、服務型轉變,著力打造創新型、專業化服務團隊,營造與國際慣例接軌、低商務成本的一流創業環境;不斷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抓住海外高層次人才歸國創業趨熱的有利時機,加快引進各類專業化、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完善人才引進和培育體系,為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智力保障;不斷創優黨建工作方式,注重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放大濱江商會和園區群團組織作用,使企業黨組織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不斷加強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建立完善有利于促進科學發展的工作推進機制和目標考核機制,激發干部員工和廣大建設者的創新活力,為新一輪跨越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