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面積約5.56平方公里的“上海浦東新區新能源產業化基地”已在南匯工業園區內規劃成形,今后3至5年內,以太陽能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將成為該基地的第一大產業。
早在2007年,該園區就已著手培育新能源產業。當年,世界知名企業“卡姆丹克”落戶工業園區。2008年8月,該公司太陽能單晶硅片投產,當年即實現產值3.5億元。2008年6月,曙海太陽能有限公司落戶工業園區。今年5月,該公司自行研發的特大型非晶硅生產線“雙星-3000”工藝全線貫通,并制造出首塊完整組件,不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工藝也屬國內領先水平。
在太陽能光伏產業使園區看到了新能源產業巨大潛力的同時,又一項新能源產業——風電裝備產業也被逐漸引入。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于2007年落戶,項目總投資1.5億元,公司擁有多項專利,預計今年將實現銷售2億元。
目前,南匯工業園區內已匯集了一批新能源領域的骨干企業和研發機構,并形成了以曙海太陽能科技、卡姆丹克太陽能科技、普羅新能源科技、艾郎風電科技和紅葉風電等為骨干的光伏產業群和風能產業群。
據了解,南匯工業園區下階段將充分發揮園區優勢,將東至大川路,西至申杰路,南至大葉公路,北至匯駿路的5.56平方公里區域打造成集研發、生產、應用于一體的浦東新區新能源產業化基地,并著力引進一批有規模、有品牌的新能源龍頭企業,培育多元新能源產業鏈。至2012年,力爭實現新能源總產值50億元,以此把南匯工業園區打造成國內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示范區。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