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高新區――高校"區校一體化"建設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于16日上午舉行,大連高新區與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就開展"區校一體化"戰略合作進行了現場簽約。大連市委書記夏德仁、代市長李萬才、大連市政府副秘書長、大連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欒慶偉及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和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的領導等參加了簽約儀式。簽約儀式由大連市委常委、副市長戴玉林主持。
據介紹,"區校一體化建設"是高新區和各高校以加快發展為宗旨,運用各自優質資源相互協作,優勢互補、實現共贏的經濟社會活動。大連市委、市政府作出實施一體化工程的決策,旨在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推動高新區更好更快發展、促進高校教育科研事業健康發展,同時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后勁。
"區校一體化建設"將遵循"優勢互補、高端先進、輻射帶動"的基本原則,大連高新區和轄區的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和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等三所高校建立緊密型的合作聯盟,重點在科技、產業、人才、教育和環境等五大領域開展全面合作:
在科技合作方面將充分發揮高校科技資源豐富、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優勢,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合作研發。具體措施一是高校實驗室面向高新區企業開放,教研室與高新區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立合作共享機制,推動產學研的結合;二是高新區組織推薦一批重點企業依托高校實驗室、教研室建立相應技術研發中心;三是高校所獲發明專利納入高新區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專利成果優先在高新區轄區內轉化;四是高新區設立"區校一體化"科技創新獎勵基金,對高校實驗室、教研室與企業合作建立的研發中心及聯合開發項目給予資金補貼。
在產業合作方面,充分發揮高新區的產業、政策、資金優勢和高校的研發、人才優勢,落實"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根本宗旨。一是高新區進一步完善支持高校具備條件的教授、博士、科研人員創辦科技企業的鼓勵政策,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實施產業化;二是高校加快推進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建設;三是高新區支持高校的校辦產業,對具有發展前景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四是高校利用自身在國內外聯絡廣泛的優勢,為高新區推薦科技產業項目,提供招商信息;五是高新區出臺支持產業合作的配套政策。
在人才合作方面,各高校將充分發揮教育資源豐富的優勢,保證高新區產業發展所需人才的供應。通過實施高新區的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到大學兼職、大學教授到企業兼職、建立大學生創業、實習基地等方式進行合作,高新區企業幫助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高校將根據高新區的需求,適度調整專業結構,滿足產業發展適用人才的需求。
在教育合作方面,高新區幫助大連理工大學等解決新校選址和建設問題。通過區校合作,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繼續教育計劃,建立面向轄區的專業學位和應用型研究生培養基地。高校采取適當辦法,向高新區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開放學校圖書館和體育設施。
在環境合作方面,將按照科技新城區的要求,統一規劃建設高新區和大學區。高新區將統籌規劃實施"區校一體化"建設,對一體化建設涉及到的環境、項目、資金等進行通盤考慮,積極爭取市政府支持,確定實施步驟,同時,加大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對高校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等。
在推進"區校一體化建設"工作中,高新區還將和毗鄰的東北財經大學、大連水產學院及市內的其他高校和大連化物所等研究機構建立松散的合作聯盟,主要在科技創新、產業開發和人才培訓等三大領域開展合作。
力爭通過5年的"區校一體化建設"工作,使高新區的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孵化、高技術產業化等功能明顯提升,區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成為國內外有影響的知識經濟密集區、創業創新領軍型基地和具有國際輻射力的科教人才高地,成為大連市和遼寧省向國內外展示科學發展的引領示范區和世界一流大學社區。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