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連云港為龍頭的江蘇沿海開發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機遇,快速對接,主攻項目,緊緊圍繞建設“五園五中心”,找準突破口,著眼更多更大更強,將在下一輪發展的項目招引工作上打好五張“牌”,全面掀起開發建設新高潮。
第一,打“名”牌,大幅度提高知名度。要在重點國家和地區展開大范圍、強覆蓋、轟炸式宣傳攻勢,集成推介我區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國家級新醫藥產業基地、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蘇省國際外包服務示范區等“金字”招牌,盡快打造一張令人心儀、使人向往、能激發強烈投資欲的“魅力名片”。
第二,打“新”牌,著力加快“四新”產業集聚。以現有產業為基礎,以產業規劃為依據,以更為鮮明的產業招商導向,力促存量產業轉高,增量項目求新;力促高位嫁接,更多的骨干企業,外引內聯更優的產業項目;力促“四新”產業鏈向上游研發設計、中游集約發展、下游營銷服務延伸。要積極爭取申報和規劃布點國家級碳纖維生產基地、高性能纖維產品質量檢驗中心、清潔能源產業園、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等《規劃》中有明確指向的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加快建設中科院先進能源動力研究中心,年內確保完成燃機試驗室、氣化試驗室、主控制室、關鍵技術驗證室的建設;航空科技產業園力爭下半年開工建設(17日洽談情況為準);日本高科生態產業園完成開發實體的組建。
第三,打“大”牌,實現頂天立地大項目招引突破。抓住契機,趁勢而上,跑部進京,更快更多地報批一批大項目,包裝一批大項目,爭取一批項目落地,布局一批大項目。今年,要確保完成年初確定的新招引、新開工、竣工總投資過億美元或10億人民幣項目各10個的任務;加大對現有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它們擠進擴大內需投資、擠進省“百企千億”銀企對接、擠進省產業經濟“雙百”計劃等“三個盤子”,促其盡快做大做強。尤其要組成精干團隊,駐京招商,千方百計爭取更多的央企來區投資,同時要有的放矢地緊盯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知名財團、投資機構、國內上市公司等大型和特大型企業,既打“持久戰”、“蘑菇戰”,又打“攻堅戰”、“速決戰”,盡快匯聚一批投資額過10億美元或100億人民幣的超大型項目進區入駐。
第四,打“橋”牌,積極發展港口型產業經濟。堅持區港聯動,借“橋”發展,有選擇引進、培育和壯大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在萬港國際綜合物流產業園一期主體廠房封頂的基礎上,加快建設二號廠房的基礎工程;強勢推進中遠現代化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進度。確保9月份出口加工區二期封關,努力使出口加工區及其物流保稅功能的政策效應得到最大釋放。同時,努力擴容服務外包中心和軟件園,著力發展離岸服務外包業。,
第五,打“快”牌,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用3年時間將臨港產業區項目擺滿”的要求,今后三年完成基礎設施投入407億元,著力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同時,“快”字當頭,為入駐項目提供服務代理制、服務專員制,提供貼心服務、超前服務。對進展滯后或停工的項目,實行土地退出倒逼機制,本著集約發展的原則,在豐滿園區形象的同時,努力實現節約萬畝土地的目標。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