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記者從“江蘇企業家高層峰會”上了解到,自2007年下半年以來,位于江陰經濟開發區的揚子江國際生物醫藥孵化園、高新技術創業園已引進海外領軍型創業團隊62個,其中博士82名。目前,遠景能源、源芯電子等一批海歸創業項目已進入產業化。
從“二產為主”轉變為“優二增三”,從“技術取向”轉變為“財智取向”,從“抓大放小”轉變為“抓大育小”,從“精英獨占”轉變為“草根分享”,從“產業集群”轉變為“創新集群”,這是江陰經濟開發區在轉型發展上重點推進的“五大轉變”。為加快引進與扶持海外領軍團隊創業,江陰經濟開發區在內部實施科技引領計劃,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完善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強攻載體建設;在外部,加快推進境外“創新驛站”建設,成功設立美國舊金山灣區聯絡處。同時與上海楊浦區開展項目、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開展了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
2008年,該區分別拿出2000萬元首次設立創新引導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引進中科招商、美國灣區風投、新加坡ICH等風投基金。僅去年,就對16個歸國創業項目投入資金2448萬元,同時還為入孵企業提供1510萬元貸款擔保。“我們在抓住抓好轉型關鍵環節的同時,通過引進國際前沿領域的一名科技人才或一個創業團隊,不斷培育出新生力量,讓一批又一批的中小企業成長為明日之星、后日之星,讓群體創新創業成為開發區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江陰市委常委、江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常務主任孫小虎說。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