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科技型企業的群體性出色表現,鄭州高新區在大環境異常困難的上半年交出了經濟發展的漂亮答卷:GDP、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居全市第一,部分指標增速連續5個月在全市領跑。高新區負責人表示,在各自細分領域獨占鰲頭的“單打冠軍”型企業,是全區創新發展的關鍵,也是高新區實現“彎道超車”的法寶和利器。
所謂的“單打冠軍”型企業,是指那些個頭雖然不大,卻在所屬領域內擁有較大話語權,手握著產品甚至是行業發展的“獨門暗器”的企業。與資源型、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減速甚至破產、停滯不同,不少“單打冠軍”型企業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反而高速發展。今年以來,鄭州方興機械電子公司一直在為產品供不應求苦惱。公司研制的安全煤礦監測設備攻克了觸摸屏不能在井下應用的難題,銷售火爆。憑借核心技術,明電舍(鄭州)電氣工程公司的避雷器產品在國家電網招標中脫穎而出,并迅速打進湖北、天津等市場。
在高新區,實現超常規發展的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眾多企業的集體“發威”。依靠產品和技術的無可替代性,區內一大批企業今年上半年寫下了業績翻番甚至翻幾番的傳奇。1至6月份,全區規模以上企業中,一半以上企業實現正增長,其中增幅超過30%的達到28家,華晶、中南杰特、新開普等企業的增幅甚至超過100%,華晶公司增幅高達185%,拓洋公司增幅高達236.9%。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也是我們戰危機、保增長的關鍵。”有關人員分析道,金融危機把世界經濟帶入了彎道,資源型、簡單粗加工型經濟明顯減速甚至負增長,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優勢卻在危機中得到強化和凸顯。作為全市乃至全省創新發展的高地,高新區一直致力于創新型企業的引進和培育,逐步形成了區別于其他區域的產業基礎和優勢。今年3月底,該區與天津、廣州、蘇州幾家高新區一道,成為首批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
“增速排名靠前,當然也與我們的經濟總量小有關。”對其目前的高速發展,該區負責人看得很“透”,“但我們要抓住不少區域發展減緩這個‘彎道’,實現后發趕超、跨越發展,在提高質量的同時擴張經濟規模,增強我們在全市、全省乃至中部地區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手機版|
關注公眾號|

下載手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