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天津開發區上半年經濟發展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據介紹,上半年,開發區GDP預計完成580億元,可比增長20.9%,超過年度目標2.9個百分點;工業總產值完成2000.5億元,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9.8億元,同比增長34.3%,主要經濟指標一月好過一月,二季度比一季度好,今年上半年比去年第四季度好。
上半年,開發區逐漸由傳統的四大支柱行業向電子通訊、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飲料、石油化工、航天航空、現代服務業等九大支柱行業轉型,先進制造業向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方向發展。上半年,開發區制造業逐步走出低谷,工業總產值月度增速自去年9月以后回升到兩位數。
現代服務業保持高速增長,可比增速預計可超過30%,二、三產業比為78.1∶21.9,三產比重提高了3.7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載體和功能不斷完善,出口加工區功能得到拓展,保稅物流中心(一期)通過國家四部委聯合驗收。服務外包園即將竣工投入使用,現代服務產業區建設正式啟動。服務貿易積極促進,一汽進出口公司、興業銀行、中聯重科融資租賃等項目相繼落戶開發區,融資租賃、物流、基金、社會化投資基礎設施等現代服務業領域不斷發展壯大。
上半年,開發區努力促進已入區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1-6月份,開發區新開工項目59項,總投資183億元,主要包括長城汽車、騰訊數碼、大火箭民品、諾維信生物醫藥透明質酸、SEW擴建、約翰迪爾農機測試中心、三星國際質量技術研究所等。邦基正大、豐田RAV4、聯發鋼鐵、太鋼大明、富士康二期、三星視界鋰離子電池芯二期、博愛膨化芯材擴建、阿斯化學新廠等16個項目竣工,達產后新增工業總產值或主營業務收入將達340億元。
上半年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在國家級開發區中,天津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第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力度繼續加大,上半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2.9億元,同比增長16.8%(不含南港工業區)。
南港工業區總體規劃基本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在抓緊制訂中。截至目前,已完成圍海面積27平方公里,造陸18平方公里;平均每天近50條工程船在海域,2000余臺/套車輛在工地24小時不間歇作業,吹填造陸日均45萬立方米,陸域土回填日均15萬立方米,在全國同類區域中填海造陸規模最大,速度最快。圍繞石化、冶金和裝備制造、港口物流等南港工業區重點發展的產業,南港工業區已有中石油東方煉化、藍星石化、陶氏化學、LG-卡塔爾大乙烯、法液空等在談項目17個,項目的總投資額合計252億美元,占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建成后總產值預計可達23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