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產業,營造快捷高效的政務環境。高新區全區52個參學單位把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作為組織生活會的主要內容,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時間、地點,把組織生活會開到企業里、群眾家、工地上,著眼于解決制約高新區經濟發展的長遠問題,落腳于解決影響項目建設的當前問題,在進一步精簡審批項目,規范審批行為的同時,積極推行區企業登記前置審批和基建投資審批兩項制度改革,建設集信息與咨詢、審批與收費、管理與協調、投訴與監督于一體的綜合性審批服務窗口,進一步優化了辦事程序,提高了辦事效率。
傾聽民聲,營造天藍地美的居住環境。針對群眾反映的個別地方的環境治理問題,高新區組織永興鎮、街道辦事處和相關職能部門,對城鄉接合部位、綜合市場等重要地點進行了環境綜合治理,取得了明顯實效;針對群眾反映的電動三輪非法營運問題,高新區11個相關職能部門聯手,對非法營運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治理;針對群眾反映的血吸蟲病傳播問題,區社發局組織疾控中心、永興鎮、街道辦事處、防保站相關人員深入各村社田間地頭、水渠溝壑、溪溝塘堰等現場,逐一進行督導和檢查今年的查螺、滅螺情況,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破除難題,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高新區堅持開門開放搞活動,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興鎮黨委把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到拆遷現場,認真聽取群眾對拆遷工作的意見,耐心解釋法規政策,并先后數次組織群眾分批到外地參觀、考察;區總工會、區社保中心則把組織生活會開到了困難企業里,通過政府、企業、員工三方協調機制,積極組織開展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幫助企業職工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實現共同發展;為緩解失地、無地農民工及受金融危機影響返鄉民工的就業壓力,同時緩解企業用工難問題,區人力資源中心多次舉行企業用工現場招聘會,先后數次組織區內100多家企業為失業群眾提供了電工、機修工、注塑工等數十個工種上千余個工作崗位。
夯實基礎,營造宜于發展的創業環境。在區黨工委專題民主生活會中,工委領導班子深刻認識到高新區存在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科技創新投入較少、創新創業環境亟待完善等問題,提出了加強領導,制定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成立科技創新公司,建立和完善風險投融體系,加強中介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等六大建議,對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區科技局深入企業調研,積極向上爭取高新技術企業政策、資金支持;加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力度,幫助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國家稅收、金融等政策優惠。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9家,實現產值占全區比重提升到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