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示范區”的深圳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249.78億元,同比增長17.60%,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4.19%;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134.07億元,同比增長17.51%,占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23.36%。相比受金融危機影響的“三來一補”的珠三角外向型企業,園區去年出口達112.31億美元。
據了解,從統計的383家高新區企業來看,去年凈利潤超過500萬元的有167家。“保守估計,整個高新區符合創業板上市財務指標的公司大約在200家左右。”園區有關負責人介紹,“園區目前已完成改制尚未上市的公司超過50家,準備改制的約有50余家。”
據悉,對創業板和新三板上市的企業,在申報高新區其他公共政策支持時,園區會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支持。另外,在土地、廠房等空間資源配置時,高新辦也會優先向創業板和新三板企業傾斜。深圳高新辦的相關人士表示:“企業創業板上市的財政補貼目前主要統一歸口上市辦。高新辦主要負責管理實施新三板掛牌費用補貼,總額為180萬元人民幣,其中改制補貼30萬元,企業掛牌后補貼150萬元。”
深圳高新區相關領導表示,創業板將成為園區企業發展壯大的資本助推器,為園區經濟的發展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認為,創業板為具備自主創新能力、擁有核心技術和具備良好成長性的細分行業龍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融資服務,使這些優質企業可以借助這一平臺實現快速發展,做大做強。而創業板所能形成的創新創業示范和帶動效應,也將進一步營造自主創新、創新創業的氛圍和環境,并能更多地讓國人分享到好的高新技術企業高速增長所帶來的收益。
深圳高新區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創業板的同時,也在大力推進新三板、深柜市場的建設,以期不斷為創業板輸送優質的資源。據介紹,高新區在2007年10月成立了創業投資服務廣場,用以吸收和引進專業風險投資基金、政府科技扶持基金。券商投行部和非上市業務部,銀行,產權交易所,評估、會計、律師事務所及擔保、信用、專利服務等中介機構入駐,為處于不同成長階段的中小科技企業和初期創業者提供創業融資服務。據深圳高新辦統計,目前入駐機構40余家,其中包括新三板聯盟中的券商聯盟、改制機構聯盟等單位7家,共有80余家機構長期參加廣場活動。利用這一平臺,園區組織廣場機構與專業園區企業開展項目對接會、企業融資咨詢等服務。